最近看的这篇文章,发现互联网的骗子还是太多,以赚钱为目的,坑蒙拐骗,不择手段,游走在灰色地带。
如果老老实实,规规矩矩,恐怕不能大富大贵。
具体的做法:
坑农骗局正在抖音、快手、微信视频号上演,造人设、博流量、演剧本、狂带货
记者以“农业”作为关键词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进行搜索,随即弹出不少所谓农业主播、助农专家的短视频。这些网络主播看起来非常专业,正在热心地为农民解决各类农业种植遇到的问题。
进入这些主播账号的主页,几乎每个人的简介中都写着,农业大学、从事农业行业十年甚至几十年,免费提供农业指导,助力三农的内容。
除了这些实践型的农业主播,还有身着白大褂,坐在研究院的专家型农业主播,在短视频平台上为大家讲解农业知识。
一位账号名为“史老师说农业”的专家主播,拥有12.9万粉丝,每个视频,史老师都身穿印有“农业研究所”字样的白大褂,站在农药架子前,戴着眼镜,针对一个个农业知识侃侃而谈。
但记者仔细翻看了一些关于“小妙招”的视频,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:尽管这些“专家达人”的身份不同,分享的“小妙招”配方也不同,但视频的整体文案和拍摄风格却高度雷同。
他们都会用大段篇幅渲染“不用就亏了”“农资店绝不会告诉你”之类的话术,最后,专家达人会直接推翻之前分享的“小妙招”,用一个更为真诚负责的语态,转而推荐自己的农资产品进行销售。
在这个账号里,“说农业的史老师”摇身一变“帽子哥”,成了一名专业主持培训老师,点进账号主页,可以看到简介明确写着“帽子哥25年主持口才教学经验、弟子700+学员上万”。
据这位史老师介绍,通过团队的运营,每个账号的变现能力都很高。
当记者询问农业研究所与祥禾农业的关系时,史老师表示,一切都是假的,都是表演。
史老师坦言,不仅仅“史老师说农业”这一个农业专家账号,祥禾农业的1000多个账号,实际出镜、运营的工作人员都没有任何农业教育背景,甚至大多数人完全不懂农业知识。
假身份、真套路,原来这些活跃在镜头前的“农业专家达人”,真的是凭空捏造出来的,“假专家”们大多从未涉足过农业,甚至对农业知识一窍不通,却能靠着量身打造的人设在屏幕前侃侃而谈。
这位祥禾农业电商团队负责人王总直白地向记者讲,哪天“农资”的钱不好赚了,用同样的套路卖别的货也一样能来钱,没准儿哪天自己的团队就更名为“祥禾袜子”了……